【乌夜啼原文翻译及赏析】《乌夜啼》是古代一首具有浓厚情感色彩的诗词,常被用来表达离别、忧思或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本文将从原文、翻译、赏析三个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
一、原文
《乌夜啼》
(唐代·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二、翻译
林中的花儿已经凋谢,春天的红色也渐渐褪去,显得太过匆忙。
清晨的寒雨,傍晚的狂风,让人无可奈何。
那如胭脂般的泪水,让人沉醉,不知何时才能再次相见?
自古以来,人生的遗憾就像江水一样,永远向东流去。
三、赏析
《乌夜啼》是南唐后主李煜的作品,词中通过描绘春日花落、风雨交加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深切感慨。全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体现了李煜词作中常见的“哀而不伤”的风格。
词中“林花谢了春红”一句,既写实又象征,暗示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则以自然现象比喻人生遗憾,使情感更加深沉悠远。
四、总结表格
项目 | 内容 |
作品名称 | 《乌夜啼》 |
作者 | 李煜(唐代) |
体裁 | 词(长短句) |
创作背景 | 李煜在亡国之后所作,抒发对故国的思念和人生无常的感叹 |
原文内容 |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
翻译 | 林中的花儿已经凋谢,春天的红色也渐渐褪去,显得太过匆忙。清晨的寒雨,傍晚的狂风,让人无可奈何。那如胭脂般的泪水,让人沉醉,不知何时才能再次相见? 自古以来,人生的遗憾就像江水一样,永远向东流去。 |
赏析要点 | 1. 意象鲜明,借景抒情 2. 语言凝练,情感真挚 3. 比喻贴切,意境深远 4. 表达人生无常、离别之痛 |
艺术特色 | 借自然景象抒发内心情感,情景交融,含蓄而富有感染力 |
五、结语
《乌夜啼》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成为李煜词作中的经典之作。它不仅展现了作者对生命短暂的感悟,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普遍存在的悲秋情怀。通过这首词,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超越时空的情感共鸣,是值得细细品味的文学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