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驴技穷是什么意思】“黔驴技穷”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唐代柳宗元的《三戒·黔之驴》。这个成语用来比喻人或事物在遇到强敌或困难时,原本隐藏的能力或手段被完全暴露出来,最终无计可施、无法应对。
一、成语来源
| 项目 | 内容 | 
| 出处 | 《三戒·黔之驴》——唐代 柳宗元 | 
| 原文 |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 
| 故事背景 | 黔地(今贵州一带)本来没有驴子,有人运来一头,放在山下。老虎一开始以为它是神,后来发现它没什么本事,最后把驴吃掉了。 | 
二、成语释义
| 项目 | 内容 | 
| 字面意思 | 黔地的驴子,技能用完了 | 
| 现代含义 | 比喻人或事物在面对强大对手时,原有的本领和办法都用完了,再也无计可施 |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讽刺那些在关键时刻毫无办法、只能束手待毙的人或情况 | 
三、使用示例
| 示例句子 | 解析 | 
| 他虽然一开始装得很有能力,但最后还是黔驴技穷,露出了马脚。 | 表示他最后没办法了,暴露了真实水平 | 
| 面对难题,他黔驴技穷,只好求助别人。 | 表示他实在想不出办法,只能求助他人 | 
四、成语延伸
| 项目 | 内容 | 
| 近义词 | 山穷水尽、无计可施、走投无路 | 
| 反义词 | 胜券在握、胸有成竹、游刃有余 | 
| 成语结构 | 主谓式 | 
| 适用对象 | 多用于描述人或组织在困境中的表现 | 
五、总结
“黔驴技穷”源自一个寓言故事,通过驴子的失败结局,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真正的实力才是关键,伪装和虚张声势终究会被识破。在生活中,我们应当不断提升自己,避免在关键时刻“黔驴技穷”。
| 总结要点 | 内容 | 
| 成语来源 | 柳宗元《三戒·黔之驴》 | 
| 含义 | 比喻无计可施、本领用尽 | 
| 使用场景 | 讽刺或形容人或事物陷入绝境 | 
| 近义词 | 山穷水尽、无计可施 | 
| 反义词 | 胜券在握、游刃有余 | 
| 教育意义 | 强调提升自身实力的重要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