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瀚海阑干百丈冰】“瀚海阑干百丈冰”出自唐代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原句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这句诗描绘的是边塞地区冬日雪景的壮阔与寒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深刻感受和对友人离别的深情。
一、诗句解析
| 词语 | 含义 | 表达的情感或意境 |
| 瀚海 | 指广阔的沙漠或戈壁,象征边塞的辽阔与荒凉 | 表现边塞环境的艰苦与辽远 |
| 阑干 | 纵横交错的样子,形容冰雪覆盖的地面 | 描绘出冰雪纵横、铺天盖地的景象 |
| 百丈冰 | 冰层深厚,极言其厚 | 强调严寒之深,突出边塞气候的恶劣 |
整体来看,“瀚海阑干百丈冰”形象地描绘了边塞大漠中冰雪交加、天地一片银白的景象,既有自然的壮丽,也有环境的艰苦。
二、诗歌背景与主题
岑参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他的诗多描写边疆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将士们的豪情与思乡之情。《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便是他描写边塞雪景与送别友人的代表作之一。
此诗不仅写景,更抒情。通过“瀚海阑干百丈冰”这样的意象,诗人表达了对边塞苦寒生活的深刻体验,同时也寄托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
三、艺术特色
1. 意象鲜明:用“瀚海”“阑干”“百丈冰”等词汇,营造出一种苍茫、寒冷、壮阔的画面感。
2. 语言简练:短短六字,便勾勒出一幅生动的边塞雪景图。
3. 情感真挚:在描写自然景观的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深情。
四、总结
“瀚海阑干百丈冰”不仅是对边塞雪景的生动描绘,更是诗人情感的寄托。它体现了唐代边塞诗的独特魅力,既展现了自然的壮美,又传达了边塞将士的坚韧与孤独。通过这一句诗,我们能够感受到古代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 项目 | 内容 |
| 出处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 意象 | 瀚海、阑干、百丈冰 |
| 情感 | 对边塞艰苦环境的感受、对友人的惜别之情 |
| 艺术特点 | 意象鲜明、语言简练、情感真挚 |
| 主题 | 边塞风光与送别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