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斋卧听萧萧竹】《衙斋卧听萧萧竹》是清代诗人郑板桥的一首诗,出自其《咏竹》系列。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独处书房、倾听竹声的情景,寄托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对清廉为官的坚守以及对人生淡泊的追求。
一、
“衙斋卧听萧萧竹”一句,点明了诗人的处境——在官署的书斋中静卧,耳边传来竹子被风吹动的声音。诗人借竹之声,表达内心的宁静与思绪的流动。整首诗语言朴素,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淡泊名利、心系百姓的思想情怀。
全诗如下:
>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从诗句中可以看出,诗人通过对竹声的聆听,联想到民间百姓的疾苦,表达了自己虽为微小官员,却始终关心民生、体恤民情的高尚情操。
二、内容分析表
项目 | 内容说明 |
诗题 | “衙斋卧听萧萧竹” |
作者 | 郑板桥(清代) |
诗歌风格 | 简洁质朴,意境深远 |
主题思想 | 关心民间疾苦,体现清廉为民的官德 |
意象运用 | “竹”象征高洁、坚韧;“萧萧竹”渲染幽静氛围 |
情感表达 | 对百姓的深切关怀,对自身职责的认同 |
艺术手法 | 借景抒情,由物及人,情景交融 |
三、延伸理解
这首诗虽然篇幅短小,但寓意深刻。它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欣赏,更是对社会现实的关注。郑板桥作为一位文人官员,他的诗作常常体现出“民本”思想,强调官员应有责任感和同理心。这种精神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结语
“衙斋卧听萧萧竹”不仅是一句诗,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为官之道的写照。它提醒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仍要保持一颗倾听民心、关注民生的心。无论是身处何职,都应有一份对世界的温柔与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