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窥蠡测的拼音】一、
“管窥蠡测”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见识浅薄,只能看到事物的一小部分,不能全面了解整体情况。该成语出自《汉书·东方朔传》,原意是用竹管看天,用瓢量海水,比喻见识狭隘。
在日常使用中,“管窥蠡测”多用于批评他人或自我反思时,表示对事物的理解不够深入或全面。其拼音为 guǎn kuī lí cè,其中:
- “管”读作 guǎn,意思是竹管;
- “窥”读作 kuī,意为偷看、观察;
- “蠡”读作 lí,指贝壳制成的瓢;
- “测”读作 cè,意为测量、推测。
这个成语常与“一孔之见”、“管中窥豹”等词语意思相近,但语气更为正式和书面化。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拼音 | 含义说明 | 出处 | 用法示例 |
管窥蠡测 | guǎn kuī lí cè | 比喻见识狭隘,只看到局部,不能全面了解 | 《汉书·东方朔传》 | 他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只是管窥蠡测,缺乏深度。 |
管中窥豹 | guǎn zhōng kuī bào | 从竹管中看豹子,比喻见识狭窄 | 《世说新语》 | 他只凭片面信息得出结论,简直是管中窥豹。 |
一孔之见 | yī kǒng zhī jiàn | 比喻见识狭窄,见解肤浅 | 《史记》 | 这个建议只是我的一孔之见,仅供参考。 |
三、注意事项:
1. “管窥蠡测”属于书面语,适合用于正式场合或文学作品中。
2. 在口语中,可使用“只见一斑”、“以偏概全”等更通俗的表达方式。
3. 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误解成语的本意。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更清晰地理解“管窥蠡测”的含义及其相关表达,有助于在写作或交流中准确运用这一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