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提并论意思是什么】“相提并论”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比较两个或多个事物、人或观点。它表示将不同性质或不同层次的事物放在同一水平上进行比较,通常带有贬义,暗示这种比较是不恰当的。
一、成语释义
成语名称:相提并论
拼音:xiāng tí bìng lùn
出处:出自《史记·张仪列传》:“夫秦,虎狼之国也,不可信。不如遣其子为质,而与之约,相提并论。”
基本含义:把不同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尤其是将本不应放在同一层面的事物混为一谈。
二、使用场景
使用场景 | 具体说明 |
批评不当比较 | 当两个人或事物在本质上差异很大时,却强行进行比较,常用此词指出其不合理性。 |
文学作品中 | 常用于描写人物之间的对比,强调两者之间无法等同。 |
日常口语中 | 用于表达对某种比较的不满或不认同。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成语 |
近义词 | 同日而语、混为一谈、等量齐观 |
反义词 | 区分对待、各有千秋、各有所长 |
四、例句解析
1. 他和那位科学家怎么能相提并论?
→ 表示两人差距太大,不能放在同一层面比较。
2. 不要把孩子和成年人相提并论。
→ 强调两者在能力、经验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3. 这两部电影风格迥异,不能相提并论。
→ 表明它们属于不同类型,难以直接比较。
五、总结
“相提并论”是一个具有较强感情色彩的成语,主要用于指出某些不合理的比较行为。在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误用或曲解其原意。了解这个成语的正确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我们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相提并论 |
拼音 | xiāng tí bìng lùn |
出处 | 《史记·张仪列传》 |
含义 | 把不同事物放在一起比较,多含贬义 |
用法 | 批评不恰当的比较 |
近义词 | 同日而语、混为一谈 |
反义词 | 区分对待、各有千秋 |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相提并论”的含义及使用方式,避免在实际应用中出现误解或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