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以恶小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谁说的】一、
“勿以恶小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是一句广为流传的古语,强调的是行为的重要性,即使是微小的恶行也不应去做,而微小的善行也应当去做。这句话常被归于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之口,但也有学者认为它可能源自更早的文献或民间智慧。
这句话不仅在古代具有深远的道德教育意义,在现代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价值,提醒人们注重细节、培养良好的品德习惯。
二、信息整理表格
项目 | 内容 |
原文 | 勿以恶小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
出处 | 通常认为出自《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中诸葛亮的《诫子书》,但也有学者认为可能是后人辑录或民间智慧 |
作者(常见说法) | 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 |
字面意思 | 不要因为坏事很小就去做,也不要因为好事很小就不去做 |
深层含义 | 强调道德修养和行为选择的重要性,提倡从小事做起,积小善成大德,防微杜渐 |
历史背景 | 出现在三国时期,反映了儒家思想对个人品德的要求 |
现代意义 | 鼓励人们注重日常行为,培养良好习惯,提升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
相关典籍 | 《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中也有类似思想,如“勿以善小而不为” |
常见引用 | 在教育、企业管理、个人修养等领域广泛应用 |
三、结语
“勿以恶小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虽简短,却蕴含深刻的哲理。它不仅是古人修身立德的智慧结晶,更是现代人自我管理与社会交往的重要准则。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句话始终提醒我们:小事不小,细节决定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