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祭秩皆三公是什么意思】“五岳祭秩皆三公”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句诗的意思是:古代对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进行祭祀时,其地位和规格与三公相当。这里的“三公”指的是古代朝廷中的最高官职,象征着极高的政治和宗教地位。
“五岳祭秩皆三公”表达了古代对五岳的高度重视,不仅在地理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在国家祭祀体系中占据核心位置。五岳被视为天地之间的神圣之地,承担着沟通人神、祈求国泰民安的重要功能。而“三公”则代表了朝廷中最尊贵的官职,因此用“三公”来比喻五岳的地位,体现了它们在古代社会中的崇高性。
表格说明: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
词义解释 | “五岳”指中国五大名山;“祭秩”指祭祀的等级或规格;“三公”为古代最高官职 |
含义 | 五岳的祭祀规格与三公相同,表示五岳在古代国家祭祀体系中具有极高地位 |
历史背景 | 古代帝王常举行封禅大典,以示天命所归,五岳作为重要地理标志,承担着宗教与政治双重意义 |
文化意义 | 体现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将自然与政治权力相结合的思想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五岳祭秩皆三公”不仅是对五岳地位的肯定,也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对自然与政治关系的独特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