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动于衷意思】“无动于衷”是一个常见的中文成语,常用于描述人在面对某种情况时表现出冷漠、不关心或毫无反应的态度。这个成语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使用广泛,但很多人对其具体含义和用法并不完全清楚。
一、总结
“无动于衷”字面意思是“没有受到触动”,引申为对某事漠不关心、冷淡对待。它强调的是情感上的麻木或态度上的冷漠,通常带有负面色彩。该成语多用于描述人在面对他人痛苦、事件发生或他人请求时的无动于衷。
二、详细解释
词语 | 无动于衷 |
拼音 | wú dòng yú zhōng |
出处 | 《左传·僖公十五年》:“虽则无动于衷,然其心未尝不有所动也。” |
含义 | 对事情漠不关心,毫无反应或情绪波动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对某些事情的态度冷淡或无情 |
近义词 | 冷眼旁观、漠不关心、心如铁石 |
反义词 | 感动不已、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
使用场景 | 描述他人的冷漠态度,常见于新闻、文学、日常对话等 |
三、例句分析
1. 例句1:
“看到邻居摔倒在地,他却无动于衷,继续低头玩手机。”
分析: 此句中,“无动于衷”用来形容他对别人的困境毫不关心,表现出冷漠的态度。
2. 例句2:
“面对朋友的求助,他始终无动于衷,让人感到失望。”
分析: 这里强调了“无动于衷”在人际关系中的负面影响,说明对方缺乏同情心。
四、使用注意事项
- “无动于衷”一般用于描述他人行为,较少用于自我表达。
- 在正式场合中,应避免过度使用该词,以免显得过于主观或情绪化。
- 与“冷眼旁观”相比,“无动于衷”更侧重于内心的情感反应,而“冷眼旁观”更偏向于行为表现。
五、结语
“无动于衷”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能够准确表达出一个人对某件事的冷漠态度。在使用时,应注意语境和对象,以确保表达得当、自然。了解它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我们在写作和交流中更精准地传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