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例教学是谁提出的】“范例教学”是一种教育方法,强调通过具体、典型的例子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它在教学实践中具有重要地位,尤其在中小学教育中被广泛应用。那么,“范例教学”究竟是谁提出的呢?以下是对这一问题的总结与分析。
一、
“范例教学”这一概念最早由德国教育学家瓦根舍因(Wolfgang Wagenschein)提出。他在20世纪50年代初,结合哲学、心理学和教学实践,提出了“范例教学理论”,主张通过精选典型事例,帮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和核心思想。
瓦根舍因认为,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思维发展。他提倡教师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范例”,通过深入分析这些范例,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达到真正掌握知识的目的。
此外,范例教学也受到布鲁纳(Jerome Bruner)“发现学习”理论的影响,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尽管两人理论有交集,但范例教学更侧重于通过具体实例进行教学,而非纯粹的探索式学习。
二、范例教学相关人物对比表
姓名 | 国籍 | 提出时间 | 主要贡献 | 范例教学关系 |
瓦根舍因 | 德国 | 1950年代 | 提出“范例教学”理论,强调通过典型例子教学 | 核心提出者 |
布鲁纳 | 美国 | 1960年代 | 提出“发现学习”理论,强调主动建构知识 | 有一定影响 |
洛扎诺夫 | 保加利亚 | 1970年代 | 提出“暗示教学法”,强调情感与认知结合 | 未直接涉及范例教学 |
杜威 | 美国 | 1900年代 | 强调“做中学”,重视经验与实践 | 影响范例教学理念 |
三、结语
综上所述,“范例教学”是由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首先提出的教学方法,其核心在于通过精选的典型例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知识。虽然其他教育家如布鲁纳、杜威等也对教学方法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但“范例教学”这一术语和理论体系的确立,主要归功于瓦根舍因。他的思想为现代教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