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之无愧什么意思】“当之无愧”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某人或某事在某种评价、荣誉或地位上完全符合其称号,没有任何争议。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名副其实”,即一个人或事物的名声和实际表现是完全一致的。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拼音 | 解释 |
当之 | dàng zhī | 承当、接受 |
无愧 | wú kuì | 没有惭愧之处 |
当之无愧 | dāng zhī wú kuì | 指某人或某事所获得的荣誉、地位等完全符合其实际表现,没有丝毫虚夸或不符之处 |
二、出处与用法
“当之无愧”最早见于《后汉书·王符传》:“夫贤者,国之宝也,士之望也。得一人而天下归之,失一人而天下叛之。故曰:‘贤者在位,能者在职,非贤不举,非能不任。’此言虽小,可以喻大。若使天下之人皆怀仁义之心,行忠信之道,则民无怨,国无患,斯可谓‘当之无愧’矣。”
现代使用中,“当之无愧”多用于表彰、赞美、评价等场合,例如:
- 这位科学家为国家作出巨大贡献,他的荣誉是当之无愧的。
- 这部电影获得了最佳影片奖,实属当之无愧。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名副其实、实至名归、理所当然 |
反义词 | 贻笑大方、名不副实、自愧不如 |
四、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表彰优秀员工 | 她的工作成绩优异,这次晋升是当之无愧的。 |
影视奖项 | 这部电影获得大奖,可以说是当之无愧。 |
学术成就 | 他在学术领域的贡献令人敬佩,是当之无愧的专家。 |
五、总结
“当之无愧”是一个表达高度认可和赞赏的成语,强调的是“名实相符”。它不仅用于个人,也可以用于事件、作品、成果等。在写作和日常交流中,合理使用这一成语,能够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和说服力。
成语 | 含义 | 适用场景 | 使用建议 |
当之无愧 | 名副其实,毫无愧疚 | 表扬、评价、颁奖等 | 用于正面评价,避免误用在负面情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