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月古诗原文及翻译】《霜月》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秋夜景色的感悟以及内心的孤寂与惆怅。以下为该诗的原文、翻译及简要总结。
一、原文
霜月
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
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
风前飘坠落人间。
二、翻译
原文 | 翻译 |
初闻征雁已无蝉 | 刚听到南飞的大雁鸣叫,夏天的蝉声已经消失 |
百尺楼高水接天 | 高高的楼上,水面仿佛与天空相连 |
青女素娥俱耐冷 | 青女(霜神)和嫦娥(月神)都经得起寒冷 |
风前飘坠落人间 | 在风中飘落,洒向人间 |
三、
《霜月》是一首描写秋夜景色的诗,通过“征雁”、“无蝉”、“霜月”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诗人借景抒情,表达出对季节更替的感慨,也透露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
诗中“青女素娥俱耐冷”一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的冷峻,也暗含诗人自身的坚韧与不屈。最后一句“风前飘坠落人间”,则将自然现象与人生境遇相联系,寓意深远。
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空灵,体现了李商隐诗歌中常见的婉约风格与深沉情感。
四、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 |
诗名 | 霜月 |
作者 | 李商隐 |
体裁 | 七言绝句 |
主题 | 秋夜景色、孤独感、季节变化 |
意象 | 征雁、无蝉、霜、月、青女、素娥 |
情感 | 孤寂、惆怅、坚韧 |
风格 | 婉约、含蓄、意境深远 |
如需进一步分析该诗的艺术特色或与其他作品的比较,可继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