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楼记翻译】《登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名篇,文章以登临岳阳楼所见所感为线索,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与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全文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儒家精神。
以下是对《登岳阳楼记》的逐段翻译及
一、原文节选
>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二、翻译与总结
原文 | 翻译 | |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到巴陵郡做太守。 | 交代时间、人物及事件背景。 |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 到了第二年,政治清明,百姓和睦,各种废弃的事业都重新兴起。 | 描述滕子京治理有方,政绩显著。 |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 于是他重新修建了岳阳楼,扩大了原来的规模,并在楼上刻上了唐代和当代文人的诗文。 | 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并增添文化内容。 |
属予作文以记之。 | 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录这件事。 | 范仲淹受命撰写本文,为此次重修作记。 |
三、全文核心思想
《登岳阳楼记》不仅是一篇游记,更是一篇借景抒情、表达情怀的文章。作者通过描写岳阳楼的壮丽景色,引出对人生、社会、国家的深刻思考。文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千古名句,表达了士大夫应具备的忧国忧民情怀。
四、总结
项目 | 内容 |
文章类型 | 叙事兼抒情散文 |
作者 | 范仲淹(北宋) |
写作背景 | 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范仲淹受托作记 |
核心思想 | 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 |
名言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通过以上内容的整理与分析,《登岳阳楼记》不仅展现了作者高超的文学造诣,也传达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它不仅是古代文人精神的代表之作,也是中华文化中重要的思想遗产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