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正襟危坐是啥子意思】“正襟危坐”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一个人严肃、端正的坐姿。虽然这个成语听起来有些书面化,但在日常生活中也常被用来形容人认真、专注的状态。下面我们将从含义、出处、用法和常见误区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正襟 | 整理衣襟,表示庄重、严肃 |
危坐 | 端正地坐着,不随意晃动 |
整体含义:指人整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形容态度严肃、神情庄重,或表现出一种认真、拘谨的样子。
二、出处与背景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史记·日者列传》:“宋忠、贾谊,皆正襟危坐。” |
背景 | 最早用于描写官员或士人在正式场合中的端庄姿态,后来逐渐演变为一种文化象征,强调礼仪与修养。 |
三、用法与例句
用法 | 举例 |
描述人的坐姿 | 他在会议上正襟危坐,显得非常认真。 |
表达严肃态度 | 面对老师时,他总是正襟危坐,不敢有丝毫懈怠。 |
引申为严谨作风 | 这位领导做事一向正襟危坐,一丝不苟。 |
四、常见误区
误区 | 正确理解 |
认为只是“坐得直” | 实际上强调的是“庄重、严肃”的态度,不只是姿势问题 |
误用为“懒散” | “正襟危坐”是正面词汇,不能用于贬义语境 |
混淆“正襟危坐”与“坐如钟” | 两者都强调坐姿端正,但“坐如钟”更偏重稳重,而“正襟危坐”更强调礼仪和态度 |
五、总结
“正襟危坐”不仅是一个描述坐姿的成语,更是一种文化态度的体现。它传达出一种尊重、严肃和专注的精神状态,在正式场合中尤为重要。了解其真实含义,有助于我们在语言使用中更加准确、得体。
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正襟危坐 |
含义 | 整理衣襟,端正地坐着,形容庄重、严肃 |
出处 | 《史记·日者列传》 |
用法 | 描述坐姿、表达态度、引申为严谨作风 |
常见误区 | 只看姿势、误用为贬义、混淆其他成语 |
总结 | 体现礼仪与态度,适用于正式场合 |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正襟危坐”的真正含义,避免在使用时产生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