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求索诗词原文】“上下求索”一词出自屈原的《离骚》,原句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真理的执着追求,体现了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在后世文学中,“上下求索”常被用来形容探索真理、追寻理想的过程。
以下是对“上下求索”相关诗词原文的总结与整理:
诗词名称 | 作者 | 原文内容 | 出处 | 简要解释 |
《离骚》 | 屈原 |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楚辞》 | 表达诗人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寓意人生道路漫长,需不断探索。 |
《登高》 | 杜甫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杜工部集》 | 虽非直接使用“上下求索”,但表达攀登高峰、追求理想的志向。 |
《行路难》 | 李白 |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李太白全集》 | 表达面对困境仍坚持追求理想的信念。 |
《劝学》 | 荀子 |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 《荀子·劝学》 | 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体现不断探索知识的精神。 |
《诗经·国风·卫风·淇奥》 | 无名氏 |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 《诗经》 | 比喻不断磨练自己,追求完美,隐含“求索”之意。 |
总结:
“上下求索”不仅是屈原《离骚》中的经典语句,更成为后世文人表达追求理想、探索真理的重要象征。从古至今,许多诗人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了类似的思想,强调了不断学习、不断探索的精神。无论是古代的屈原、李白,还是后来的杜甫、荀子,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上下求索”的内涵。
这些诗句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对现代人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人生之路虽远,但只要心怀理想,坚持不懈,终能抵达心中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