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落黄泉的意思是什么】“碧落黄泉”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的范围极其广泛,涵盖了天上和地下,象征着极高的空间范围或无处不在的状态。这个成语多用于文学作品中,表达一种超脱尘世、无所不至的意境。
一、
“碧落黄泉”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原意是说,即使走到天的尽头和地的深处,也找不到所思念的人。后来这个成语被引申为形容范围极广,或指人或事无处不在、无所不至。
在现代使用中,“碧落黄泉”更多是一种比喻性的表达,用来强调某种影响、情感或存在覆盖了极广的范围,甚至超越了现实的界限。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碧落黄泉 |
拼音 | bì luò huáng quán |
出处 | 唐·白居易《长恨歌》 |
原意 | 上到天空,下到黄泉,形容寻找无果 |
引申义 | 范围极广,涵盖天地之间;也可表示无所不在 |
使用场景 | 文学、诗歌、描写情感或影响范围 |
近义词 | 无处不在、天南地北、海角天涯 |
反义词 | 局限一隅、狭隘有限 |
例句 | 他的话语如碧落黄泉般渗透进每个人的心里。 |
三、结语
“碧落黄泉”不仅是一个富有诗意的成语,更是一种文化意象,体现了古人对宇宙、人生和情感的深刻理解。在现代语境中,它依然保留着其独特的美感与深意,适用于多种文学和表达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