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你问我答 >

出言不逊成语典故

2025-09-04 23:14:13

问题描述:

出言不逊成语典故,急到失眠,求好心人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04 23:14:13

出言不逊成语典故】“出言不逊”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意思是说话态度傲慢、没有礼貌,带有轻蔑或侮辱的意味。这个成语出自《三国志·魏书·钟会传》,在历史中有着明确的出处和背景。

一、成语含义总结

项目 内容
成语 出言不逊
拼音 chū yán bù xùn
释义 说话态度傲慢、无礼,不尊重他人
出处 《三国志·魏书·钟会传》
用法 多用于形容人说话不客气、态度恶劣
近义词 傲慢无礼、言语粗鲁、态度强硬
反义词 谦虚有礼、恭敬有加、温文尔雅

二、成语典故详解

“出言不逊”最早见于《三国志·魏书·钟会传》。钟会是三国时期曹魏的重要将领,他在灭蜀之后,因权力膨胀而被司马昭所猜忌。后来钟会与姜维密谋反叛,但事情败露,最终被部下所杀。

在这一过程中,钟会曾对部下说:“我若不死,必当复起。”这句话被看作是“出言不逊”,因为他不仅没有表现出臣服的态度,反而流露出不服从的语气,甚至带有挑衅意味。因此,史书上用“出言不逊”来形容他这种不敬的言辞。

三、成语使用场景

- 日常生活中:如某人对长辈说话不敬,可说“他出言不逊”。

- 文学作品中:常用于描写人物性格傲慢、缺乏教养。

- 历史评价:多用于批评那些态度骄横、不守规矩的人。

四、结语

“出言不逊”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对人态度的评价。它提醒我们在与人交往时应保持谦逊、礼貌,避免因言语不当而引发不必要的矛盾。成语背后的历史故事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语言的力量和修养的重要性。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历史人物或类似成语,欢迎继续提问。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