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的原文和翻译】《晏子使楚》是《晏子春秋》中的一篇著名故事,讲述了春秋时期齐国大夫晏婴(字仲,即晏子)出使楚国时,面对楚王的羞辱与挑衅,凭借智慧与机智维护国家尊严的故事。这个故事展现了晏子的聪明才智和外交才能,也体现了古代士人的风骨。
一、
《晏子使楚》讲述的是晏子作为齐国使者前往楚国,在楚王设宴款待时,因身材矮小被嘲笑,晏子以巧妙的语言反击,不仅化解了尴尬,还让楚王无言以对。整个故事语言简练,情节生动,寓意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人才的尊重以及个人智慧的重要性。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 晏子出使楚国。楚国人因为晏子身材矮小,就在大门旁边开了个小门来迎接晏子。 |
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 | 晏子没有进去,说:“出使狗国的人要从狗门进去,如今我出使楚国,不应该从这个门进去。” |
乃更道从大门入。 | 于是改换了道路,从大门进去。 |
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 | 晏子见到了楚王,楚王说:“齐国没有人吗?竟然派你来当使者?” |
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 | 晏子回答说:“齐国的都城临淄有三百个街坊,人们举起衣袖就能遮住阳光,洒下的汗水像下雨一样,肩膀挨着肩膀,脚跟连着脚跟,怎么会没人呢!” |
王曰:“然则何为子?” | 楚王说:“既然这样,为什么派你来?” |
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使楚矣。” | 晏子回答:“齐国派遣使者,各有不同的对象。贤能的人被派去接待贤明的君主,无能的人被派去接待无能的君主。我最不贤能,所以被派到楚国来了。” |
三、故事启示
《晏子使楚》不仅是一则历史故事,更是一则具有现实意义的寓言。它告诉我们:
- 智慧胜于蛮力:在面对不公与侮辱时,冷静与智慧往往比愤怒更有力量。
- 人格尊严不可侵犯:即使身处异国他乡,也要坚守自己的尊严与立场。
- 语言的力量:恰当的语言可以化解矛盾,甚至扭转局势。
晏子用他的机智和口才,不仅为自己赢得了尊重,也为齐国赢得了面子,成为后世传颂的外交典范。
如需进一步了解《晏子春秋》或其他相关历史典故,可继续查阅相关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