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非攻》原文及翻译
墨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他提倡“兼爱”与“非攻”,反对不义的战争。《墨子·非攻》是其代表作之一,表达了对侵略性战争的深刻批判。以下是节选部分及其现代汉语翻译:
原文:
子墨子言曰:“古之圣王之所以王天下,定国家,必由兼爱而起。今若夫王公大人,下至于庶民,皆欲富贵寿考,而恶贫贱夭死。然而,天下之士大夫,或相攻伐,或构兵相杀,此何故也?此非仁者之意也!仁人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今若攻城野战,杀身为名,此不仁者之事也。”
翻译:
墨子说:“古代圣明的君主统治天下、安定国家,必定是从‘兼爱’的原则开始的。现在无论王公贵族还是普通百姓,都希望富裕长寿,厌恶贫穷短命和早逝。然而,为何天下的一些士人和大夫们互相攻打,甚至动用武力相互残杀呢?这绝不是仁爱之人所为!仁爱之人所追求的,一定是为天下谋取利益并消除祸害。如果为了争夺城池而在战场上厮杀,甚至不惜牺牲生命来获取名声,这就是不仁的行为。”
墨子通过这段文字揭示了战争的本质——它不仅破坏社会和谐,还违背了人类最基本的道德准则。他认为,真正的仁者应致力于和平共处,而非发动无谓的争斗。这种思想在当时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