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首"一词在汉语中,读作 "qǐ shǒu"。稽首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礼节,也是一种非常隆重的跪拜礼。这种礼节主要用于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以及臣子对君主时使用。在执行稽首礼时,行礼者需要双膝跪地,双手触地,然后将头部轻轻触碰地面,以此来表达对对方的尊敬和服从。
稽首礼在《周礼》中有详细记载,是一种等级较高的礼仪。在古文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种礼节的描述,如《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伯稽首于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郑伯向周王行稽首礼。
稽首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但在一些古典文学作品或历史文献中仍可常见到。了解稽首的正确发音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这些文本,并能帮助我们在阅读和研究中国古代文化时更加准确地把握其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