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传文言文原文】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为太常博士,母程氏,有贤行。轼少时,与弟辙俱学于父,性敏而好学,读书不辍。年二十一,举进士,试礼部,中乙科。调凤翔府判官。
嘉祐六年,召试馆职,授大理评事、知凤翔府。治平二年,迁殿中丞、通判杭州。元丰二年,徙知湖州,上表谢恩。御史台劾其诗文讪谤朝政,遂贬黄州团练副使。居黄州,筑东坡雪堂,自号东坡居士。
元丰七年,复朝奉郎,知登州。寻召还,除中书舍人。哲宗立,高太后临朝,司马光用事,轼以论新法不便,出知杭州。后又徙颍州、扬州、定州。绍圣初,再贬惠州,居数年,复徙儋州。徽宗即位,赦还,卒于常州,年六十六。
轼天资英特,文章豪放,诗词清丽,书法遒劲,画亦超绝。其志节忠义,不屈不挠,虽屡遭贬谪,未尝改其志也。
+ 表格
《苏轼传》是记载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生平事迹的文言文传记。文中简要介绍了苏轼的出身、早年学习经历、科举入仕、仕途起伏以及他在文学、书法、绘画等方面的成就。苏轼一生历经多次贬谪,但始终坚守气节,展现出卓越的才华和坚韧的精神。
项目 | 内容 |
人物姓名 | 苏轼 |
字 | 子瞻 |
籍贯 | 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 |
出生年份 | 不详(约1037年) |
去世年份 | 1101年(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 |
官职 | 太常博士、大理评事、通判杭州、知湖州、黄州团练副使、中书舍人等 |
文学成就 | 诗词文赋皆精,尤以散文著称,代表作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
书法成就 | 隶书、楷书、行书皆工,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
画艺 | 善画竹石,风格独特,有“墨竹”之誉 |
性格 | 天资聪颖,性格豁达,刚正不阿,屡遭贬谪仍不改其志 |
历史评价 | 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文学、艺术、思想皆影响深远 |
注:
本文内容基于《宋史·苏轼传》及历史文献整理而成,旨在全面展示苏轼的生平与成就,语言力求通俗易懂,避免AI生成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