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无措什么意思】“手足无措”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在遇到突发情况或紧张、慌乱时,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表现得非常慌张和不知所措。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人在情绪失控时的肢体反应,比如手脚不知往哪里放,显得非常尴尬或无助。
一、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手足无措 |
拼音 | shǒu zú wú cuò |
出处 | 《左传·昭公十五年》:“手足无措,莫知所为。” |
含义 | 形容人因紧张、慌乱而不知如何是好,动作失常。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人在突发事件或压力下的反应。 |
近义词 | 惊慌失措、手忙脚乱、不知所措 |
反义词 | 镇定自若、从容不迫、临危不惧 |
二、详细解释
“手足无措”中的“手足”指的是人的四肢,而“无措”则是没有办法、不知如何处理的意思。整个成语用来形容人在面对意外情况时,由于情绪激动或缺乏准备,导致身体和心理都处于一种混乱状态,无法做出合理的判断或行动。
例如:在考试中突然遇到难题,考生可能会“手足无措”,不知道该如何下笔;或者在紧急情况下,一个人可能因为害怕而“手足无措”,无法冷静应对。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考试现场 | 他看到题目难度很大,顿时手足无措,连题目都看不清了。 |
突发事件 | 火灾发生时,很多人手足无措,四处奔跑,场面一片混乱。 |
社交场合 | 她第一次见领导,紧张得手足无措,连话都说不清楚。 |
四、注意事项
- “手足无措”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口语中较少使用。
- 使用时要注意语境,避免与“手忙脚乱”等近义词混淆。
- 该成语强调的是心理上的慌乱,而非单纯的行动失误。
五、结语
“手足无措”是一个生动形象的成语,能够准确表达人在紧张、慌乱时的心理状态。在写作或日常交流中,适当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让表达更加丰富和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