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苏里大学医学院的一项新研究表明,西方高脂肪高糖饮食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展之间存在联系,非酒精性脂肪肝是慢性肝病的主要原因。
这项在密歇根大学 Roy Blunt NextGen Precision Health 大楼开展的研究确定了西方饮食引起的微生物和代谢因素对肝病的影响,促进了我们对肠-肝轴的理解,进而发展了饮食和微生物干预措施针对这一全球健康威胁。
“我们才刚刚开始了解食物和肠道微生物群如何相互作用以产生有助于肝病发展的代谢物,”共同首席研究员,外科学系副教授,DVM 博士 Guangfu Li 说。和分子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系。“然而,特定的细菌和代谢物,以及潜在的机制直到现在还没有得到很好的理解。这项研究正在解开其中的方式和原因。”
肠道和肝脏通过门静脉在解剖学和功能上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健康的饮食会改变肠道菌群,导致产生影响肝脏的致病因子。通过给老鼠喂食高脂肪和高糖的食物,研究小组发现老鼠产生了一种叫做 Blautia producta 的肠道细菌和一种引起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的脂质。这反过来又导致老鼠患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或脂肪肝,具有与人类疾病相似的特征。
“脂肪肝是一种全球性的健康流行病,”外科系教授、主要研究人员之一、医学博士、医学博士凯文·斯塔维利-奥卡罗尔说。“它不仅成为导致肝癌和肝硬化的主要原因,而且我看到的许多患有其他癌症的患者都患有脂肪肝,但他们甚至都不知道。通常,这使得他们无法接受可能治愈他们的疾病的手术其他癌症。”
作为这项研究的一部分,研究人员测试了用通过饮用水给药的抗生素混合物来治疗小鼠。他们发现抗生素治疗减少了肝脏炎症和脂质积累,从而减少了脂肪肝疾病。这些结果表明,抗生素引起的肠道菌群变化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和肝纤维化。